伴随着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智慧旅游逐渐成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近日,多个地方政府陆续发布政策举措和新服务,推动智慧旅游的快速发展,为文旅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3月2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若干措施》。该措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推进数字赋能文旅场景建设”,为智慧旅游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方向。
同样,上海市旅游发展大会于3月21日举行。会上,上海市发布了“沪小游”城市生活智能体1.0版,旨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进一步推动智慧旅游在上海的发展。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多个地区积极发展智慧旅游,不仅能有效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文旅场景建设,还能显著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游客体验。
智慧旅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智能感知、处理和应用旅游信息,提升旅游管理效率,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游客体验。智慧旅游的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度假区、智慧文博、旅游大数据平台等,这些技术手段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近年来对智慧旅游的重视逐渐加深,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发布了《智慧旅游场景应用指南(试行)》,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框架。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将联合多部门发布《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计划到2027年,智慧旅游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智慧旅游产业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分析,2025年中国智慧旅游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4555亿元。智慧旅游的快速发展体现了市场参与者的多元化,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网络化不断提升,智慧旅游平台的数量也显著增加。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我国经营范围涉及“智慧旅游”的企业共计1952家。同时,同花顺iFinD的数据显示,截至同日,主营智慧旅游产品的A股上市公司已有50家。这一现象反映了智慧旅游行业日益吸引企业的关注与投资。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新的风口。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和在线旅游平台等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不仅拓展了自身的业务范围,也为我国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助力。未来,推动智慧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将包括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研发新产品和新装备;景区运营商提升服务质量,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同时,相关部门也需出台更多支持政策,推动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持智慧旅游产业的发展。
未能查询到您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