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短视频已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保护好运用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海南省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创新短视频传播方式,推动文化从“富矿”向“传播富矿”跨越,提升文化软实力,助力自由贸易港建设。
短视频助力海南历史文化破圈传播
海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海洋文明的开放性、移民文化的包容性、红色基因的传承性,兼具教育性、趣味性和传播价值。近年来,海南主流媒体视频号和部分自媒体账号深挖地方历史文化,以微观叙事展现海南乡贤事迹、地域文化特色。例如,短视频创作者围绕冼夫人庙、海南古井、海南诗歌、市县地名变迁等主题制作内容,吸引海内外观众关注海南文化。此外,以艺术化方式讲述历史故事,运用沉浸式实地拍摄增强传播吸引力,使海南历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多层次传播体系推动文化赋能
短视频平台的互动性与社交属性,极大拓宽了海南历史文化类视频的传播范围。海南短视频创作者正借助社交媒体平台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传播体系,使历史研究者、文化爱好者、普通受众产生共鸣。短视频号通过创作历史人物系列、地方文化解读等内容,打破学术界与大众受众之间的壁垒,引发广泛讨论,形成互动、点赞、转发的传播热潮,增强海南历史文化的辐射力。
借助短视频讲好自贸港故事
《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力争当新时代改革开放示范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健全完善大外宣工作格局,建设海南国际传媒港,讲好海南自由贸易港故事。在此背景下,海南正在深挖文化富矿,构建全要素资源开发体系,推进本土文化资源数字化,建立“省域文化基因库”,并利用短视频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例如,通过“海南文化寻宝”短视频大赛,发动自媒体创作者深度挖掘海南历史文化资源,吸引更多受众参与文化传播。
此外,海南正构建“政府引导+学术支撑+市场运作”的创作生态,确保短视频内容真实可信。例如,推出《诗词海南》系列短视频,邀请文史学者通过短视频介绍苏轼流放海南的诗歌创作,增强受众文化共鸣。同时,海南正在探索运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打造历史文化沉浸式体验,如海南南海博物馆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复原文物,让受众通过AR“触摸”明代青花瓷,实现海南文化的现代化、数字化传播。
全媒体融合传播,共建文化传播新高地
海南正深化融合传播,构建全媒体传播共同体,推动主流媒体与短视频平台的深度融合。例如,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共建“自贸港文化频道”,结合政务发布、文化解读、商业推广,打造海南历史文化的传播矩阵。同时,在机场、景区、酒店等地设立短视频交互终端,智能推送个性化文化内容,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传播。
海南短视频传播的不断创新,为自贸港文化建设提供了新动能。未来,海南将持续优化文化传播策略,以短视频为载体,推动海南文化“走出去”,提升海南的国际影响力,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迈向新台阶。
未能查询到您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