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川西高原的春风拂过丹巴中路藏寨,百年古碉楼群被万亩雪浪梨云温柔环抱,“花开丹巴·为梨而来”春赏季在海拔2000米的海子坪盛大启幕。当非遗山歌在梨花香气中飘越山谷,这座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地方,正以文化为密码破解“赏花经济”这一永恒命题,用藏寨独特的肌理与非遗文化传承共同书写“花谢人不散”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丹巴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杜鹃在活动现场表示,梨花季系列活动圆满结束后,县里将迎来另一轮的忙碌。杜鹃透露,计划在暑假期间推出“夏纳凉”系列活动,利用丹巴夏季温和的气候,吸引游客避暑纳凉。她还表示,自2023年起,丹巴已按照“春赏花、夏纳凉、秋选美、冬沐阳”的思路,开展“全季文旅营销”,通过不同季节的特色资源延长旅游的“花期红利”。
夏季气候宜人、冬季温暖的丹巴,为游客提供了四季丰富的旅游体验。特别是在春秋季节,梨花盛开与传统民俗活动交织融合,丹巴还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培育了如“土拨鼠乐队”等本土演绎队伍,并将女子成人礼等民间习俗编排成原创剧目,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演艺活动。这些独具特色的演出及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参与。
丹巴四季营销的成效也逐渐显现。2024年,丹巴旅游接待人次突破400万,旅游综合收入达44亿元,成为全州前列。旅游业的稳定发展,促进了当地民宿业的繁荣,尤其是在冬季,游客数量的增长为民宿经营者带来了可观收入。甲居镇宝生居民宿负责人奇玛青青表示:“以前冬季是淡季,现在冬季游客增多,春节期间我们日均收入已达到8000元。”
丹巴县还通过“空间拓展”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该县辖区内的多个乡镇,拥有不同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深入探索。成都游客张萍在沉浸式体验后,专门延长假期参观了古碉藏寨,并计划在旅行中参与更多的本地文化活动,如学习嘉绒刺绣和购买藏香作为伴手礼。
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丹巴县制定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不仅在甲居和梭坡古碉等地区举办非遗体验活动,还大力推进农旅融合,推广“美人脆”苹果种植,力图打造以藏寨为代表的民宿产业集群和微田园综合体。杜鹃透露,未来县里还将系统化、固化乡镇的传统民俗活动,进一步提升丹巴的文旅吸引力。
丹巴县的成功实践表明,依托本地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打造全季文旅营销模式,既延长了旅游的旺季,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未能查询到您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