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迎客松作为中国最具“曝光率”的松树之一,已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自然遗产,自20世纪80年代起,黄山设立了专职守松人。今年,全国人大代表、黄山第19任守松人胡晓春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分享了他对黄山旅游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胡晓春指出,黄山风景区不仅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还享有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殊荣。尽管他已经守护迎客松15年,但在他眼中,黄山依然充满着无限魅力。黄山境内的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包括八大主类、18个亚类和44个基本类型,总计有1500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特品级旅游资源占10%。黄山作为中国壮丽河山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其旅游潜力仍然巨大。
在谈到黄山旅游管理时,胡晓春提到,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在黄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致力于保护与利用的平衡,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注重提升管理体系和服务能力,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去年9月,黄山市政府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成立了黄山市建设黄山世界级旅游景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启动了黄山世界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胡晓春表示,黄山目前正聚焦提升生态文明、文化标识、创意创新等多方面定位,通过完善治理体系和能力,推动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讲述好安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促进文化交流。
然而,在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的过程中,胡晓春也发现了一些短板。他提到,黄山的文化资源利用和文化遗产活化形式还需进一步丰富,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亟待推进。同时,黄山作为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在国际营销、高端住宿品牌引进及国际化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国际游客市场份额有待拓展。他希望在2025年,相关部门能够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挖掘黄山的文化底蕴,推动黄山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领略黄山的壮丽风光。
黄山作为中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未来将在更高层次的发展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未能查询到您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