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这座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古城,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浓厚的民族文化,成为影视拍摄的天堂。从苍山洱海的天光云影,到茶马古道的悠扬马蹄声,大理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故事。这里,曾诞生过经典影片《五朵金花》,也因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掀起了新的旅游热潮,成为了“影视+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
影视的魔力:小村大变
曾几何时,大理市太和街道刘官厂村委会凤阳邑村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但随着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的热播,这个不起眼的村庄迅速吸引了全国游客的目光。村里的青石板路,传统的白族民居,仿佛电影画面中走出来的田园牧歌景象,让无数观众都跃跃欲试,渴望亲自体验一回“风的地方”。
广西南宁的李茜就是其中一位“追风”游客,她告诉记者:“每一集我都看了,完全迷上了田园生活。”在剧集热播后,凤阳邑村的游客量从原来的单日不足百人,激增至每日约两千人。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村集体和影视公司联合打造了“有风小院”旅游项目,游客可以在此参观体验,感受剧中场景的魅力。
通过“影视+文旅”模式的融合,凤阳邑村不仅带动了游客经济,还促进了当地就业和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影视基地带动文旅产业
大理不仅仅依赖一部电视剧的热播,影视文化已成为当地文旅产业的重头戏。从1959年《五朵金花》开始,至《天龙八部》和《去有风的地方》,大理凭借其独特的景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了无数影视剧的青睐。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周丽玲表示,每年都有上百部影视剧选择大理作为拍摄基地,推动了影视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例如,2002年版《天龙八部》的核心取景地——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便通过创新打造了12个各具特色的“剧本游”主题,并结合沉浸式武侠体验,成为文旅融合的成功范例。随着沉浸式文旅新场景的不断拓展,游客不仅能在景区“看景”,还能“入景”,真正感受影视剧中的世界。
吸引创意人才,打造文艺高地
近年来,大理市还通过精心打造“艺术家第二居所”,吸引了大量影视创作者和艺术人才的聚集。这个项目不仅提供了创作和交流的平台,也为影视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动力。
不仅如此,大理还进一步完善了当地的拍摄服务机制,推出了67个免费拍摄地供剧组使用,形成了创作、拍摄、制作、发布等一条龙的服务体系。这种高效便捷的服务,不仅让大理成为影视拍摄的“热土”,也进一步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多元发展。
大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正以“影视+文旅”的新模式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从吸引剧组拍摄到打造沉浸式体验,再到吸引创意人才和完善服务体系,大理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文旅传奇。而这种创新融合的道路,也为其他地区的文旅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未能查询到您想要的文章